北市住宅價格指數以實價登錄買賣資訊為基礎,北市地政局統計,7月北市交易件數900件,中山區佔132件,站穩行政區冠軍,南港區交易34件墊底。北市地政局地價科科長曾錫雄表示,單價40~60萬元、20~40坪的住宅大樓佔交易大宗,總價帶落在1000~2000萬元。
老屋都更完得花千年
值得注意的是北市豪宅交易冷清,曾錫雄指出,北市單價破百萬元的交易案件持續衰退,反而是屋齡31年以上的中古屋,交易量達363件,創今年以來新高,屋齡5年內新成屋僅124件,老屋交易幾乎是新成屋的3倍。
「仁愛路四段的屋齡逾25年大樓,68坪的房子 每年房屋稅才3萬5。」淡江大學產經系副教授莊孟翰提到,北市近5年新屋,不僅房價高,房屋稅也高,但老屋可翻修,房價與房屋稅較便宜,持有稅也較低,相對便宜又大碗。
《住展》雜誌綜合內政部統計數字發現,截至今年Q2為止,北市屋齡逾30年以上的老舊建物約54萬戶,佔北市房屋總量近6成,自2011年以來,都市更新建案僅有26件、1682戶,平均每年僅有336.4戶完成民辦都更,換算台北市須花約1605年,才能把目前的54萬戶老房子,改建完畢。
冠德建設董事長馬玉山表示,權利變換及公權力不彰是都更主要問題,以公辦都更案「冠德大境」為例,花約5~6年才完成,而目前冠德尚有位於羅斯福路的民辦都更案卡關中,「政府不應等修法來改善市容,建議可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加以解決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