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山Q2買氣減1成 比信義區貴太超過
2015年11月18日
買方市場
【詹宜軒╱台北報導】別把購屋族當笨蛋,房市交易進入買方市場,房價決定交易量表現!台北市已揭露完畢的實價登錄,北投區因房價處於全市最低檔,第2季成交量季增23.3%;至於第2季房價已超過信義區、房價季漲幅近1成的松山區,交易量則季減1成,為12行政區最慘烈。

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分析,Q2北投區房價平均約每坪44.9萬元,是台北市平均房價最低的區塊,「去年同期,此區房價平均約僅39.7萬元,是北市唯一掛上3字頭的區塊,1年來雖漲幅達1成3,但隨著市況,今年前2季價格仍稍修正約2.2%。」張旭嵐認為,買方對價跌有感,進而顯現購屋意願。
信義中正量增價漲
細究北投區買盤,成交地點多以捷運沿線居多,「距捷運約步行10分鐘以內的地段,價格較親民、且仍抱有交通便利性,最受歡迎。」
自2014年11月捷運松山線通車後,帶動松山區房價表現強勁,Q2房價年增15.4%冠北市;其中,光今年前2季房價就從每坪75.1萬元漲至82.5萬元,季漲約9.9%。但顯然該區僅有「通車行情」卻無「通車買盤」支撐,從實價登錄前2季的交易量來看,松山區交易量季減10.4%,整體呈現價漲量跌。
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表示,松山區開發少、空地少,缺乏大型社區及重劃區題材。上半年松山區成交物件的類型,第1季多為屋齡較高的華廈、公寓;第2季則多為大樓,加上有2戶「文華苑」豪宅登錄拉高區域行情,黃舒衛說:「若拿掉豪宅成交行情來看,松山區房價季增率,恐僅維持平盤至5%的增長而已。」
北市蛋黃區包括信義區、中正區及大安區,成交量季增11.9~22.9%,除大安區價格持平,信義區、中正區皆是「量增價漲」。
獨中山區房價季跌約1成,成交量卻未跟著放大,住商不動產北市區經理錢思明認為,中山區產品線齊,成交件數向來居於北市之冠,難再有波動,且套房產品多、價格調整快,是促成價跌明顯的主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