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房網News記者翁聖惠/整理報導
新成屋是許多人在看屋時最中意的物件,相較於中古屋的老舊,不少人寧願用公設換坪數,不過有專家指出,若是首購族要買房,可以從中古屋下手,年輕人可以買 老公寓,40歲以上的族群則是可以買中古7樓大樓或是電梯華廈;不過中古屋並不是越舊越好、便宜越好,還是有許多必須要注意的地方。
專家建議,中古屋公設比不高,十分適合首購族。(好房網NEWS記者林美欣攝影)
一、屋齡別超過45年
房市專家蔡璟柏在商業週刊上指出,屋齡一旦超過45年的老房子就不要考慮了,即使很便宜也不要碰!除了屋況老舊,還要特別做整理以外,屋內的水管、電線等管線都要通通拉過,如果10年後還要換屋的話,也不太容易轉手,建議屋齡跟貸款年期相加不要超過65年。
二、門牌地址愈短愈好
蔡璟柏表示,如果已經選定好要買的區域的話,可以把握「門牌地址越短越好」的原則,而且銀行在估價上,正門牌、正馬路的房子建估價值也會比較高;若是不喜歡住在大馬路上的話,可以買大馬路平行第一條巷子內的房子。
三、窗、牆、頂要留心
中古屋最怕遇到漏水或發霉等問題,專家則建議,走進一間房子時,最好先看看窗戶及室內牆、室外牆,留意有沒有裂縫,造成漏水的可能;除了檢查屋內以外,頂樓也是值得留心的部分,如果頂樓地面有裂痕,就要多注意。
四、電線有無更新
中古屋屋齡高,若是20年以上的中古屋,就該注意電線有沒有定時更新,避免電線老化、無法負荷新式電器的使用量,釀成火災悲劇。專家建議,只要打開電箱查看電線的製造日期,或是電線上是否有噴漆的殘漬,就能知道線路有沒有進行更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