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拖待變
【詹宜軒╱台北報導】市場交易遲緩加上重稅環伺,建商在此氛圍之下,醞釀「3不」政策求生,業者透露,「不買地、不開工、不申請使用執照」,儼然已成保命符,而不少只聞樓梯響的建案或是素地,寧可「拖」,也不願成為市場箭靶。
市場原預期下半年將公開的信義聯勤案「ONE PARK」,元利不急推,傾向完成度較高時,才會進場銷售。林琨凱攝
如2013年3月動工 的冠德(2520)信義計畫區興雅BCF案,原預計去年Q2完工,至今卻仍未公開銷售,冠德表示,此案仍在最後收尾階段,使用執照預計明年申請。矗立於大 安森林公園旁的元利「One Park」,市場原傳聞今年第4季進場,但現僅準備申請使照,預計4個月到半年後取得之後,明年中旬才推案。
北市開工數不到2成
至於信義路五段、松仁路口的寶豐隆D5地塊,早在2012年即取得建築執照,中間一度申請變更,現卻無聲無息,放任建地成茂盛綠地。文心建設於松勇路的「文心信義」,去年底取得使照後,始終不見公開銷售,近期才低調委由新聯陽代銷。
業者透露,除了上市櫃建商須顧及股東權益,推案及開發計劃難以延宕,多數寧可奉行「不買地、不開工、不申請使照」等3不政策,以度過寒冬。
以台北市為例,根據台北市建商公會統計至6月30日為止,核領建照數僅99件,其中還包括公共工程、及因融資不得不請照等案件。元利建設副總經理吳麗謹認為,住宅建案實際開工數恐約2成不到,相較過往每年建照核發均數約300多件,顯見台北市經濟動能已經停滯。
建商買地「很辛苦」
另就不申請使照的部分來看,吳麗謹估計,北市新完工豪宅,建商須繳交的全棟房屋稅,動輒超過1億元,「不拿使照,建商寧可選擇拉長負債期,去繳納貸款利息,負擔較輕。」
冠德建設副總經理張勝安指出,正在進行最後收尾階段的興雅BCF案,最快要到明年6月才會申請使照,「景氣與重稅是權衡輕重的環節之一,但此案戶數少、詢問度高,也是不急推的原因,短期內仍不是塑造銷售價值的好時機。」
長虹建設董事長李文造表示,與其說不買地,不如說建商現在開始會很辛苦,「地不看不行,只是看能不能趁機撿便宜。房價下跌、土地沒跟著跌,當然不敢買。」
張勝安則認為,上市建商需維護股東權益,必要時仍須適度增加土地庫存,「若有幸遇到條件、價格俱佳的地,還是會出手。」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