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合報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
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
在這當下,要說台灣房地產走入空頭格局,相信不會有人反對。
畢竟從純粹價量,或其他經濟數字來觀察,目前這是場不只冷,也看不到V型反彈的跡象;在價量之外,筆者認為,困境並不只是在買氣能否開展而已;若從整體來看,科技帶來的改變,反而將對產業產生更大的衝擊。
房地產有其循環,相較過去幾波,這一次的循環當中,互聯網、行動裝置出現比過去更快、更難想像的變革,影響所及,新科技壓縮時間與空間,創造新通路,改變人的行為,產生新的消費模式。當虛擬通路與實體通路產生競合與競爭關係之際,加上資訊透明度提高,以實體通路作為主要營銷管道的房地產,到了找新契機的時候。
的確,這一兩年新科技對產業帶來不少變革,透過VR看屋、LINE、FB等通訊軟體的頻繁使用,有效減少客戶無謂往返,更降低通聯與時間成本,更早些包括網站經營、網路廣告使用等,都是這一系列在「降低成本」考量下,種種順水推舟的作為。
另一個層面是所帶來的變化是,房產主要對象為一般大眾,過去多得透過廣告來集客,當五大媒體(電視、廣播、報紙、雜誌、網路)板塊因為閱聽眾觀覽習慣改變出現消長,傳統發DM、舉牌、砸大錢買報紙廣告,是不是像過去一樣能讓消費者買單,讓人玩味。
在產業面上是競合關係,挑戰的正是過去數十年來消費者操作不動產的邏輯。最明顯的類型,就是店面。當消費習慣從實體走向虛擬,從集散在台北不少商圈已經看出消長,日後實體店面是不是能夠像過去一樣,穩定收租,一間店養三代人,值不值得投入資本,投入資本者該如何操作,值得深思。
從高峰到低谷的過程難熬,卻往往也是重生的契機,過去那些日子裡,大家都相信也認為房地產獲利密碼就是「長抱=獲利」,但在資訊透明、資源集中、成本增加等現狀下,情境已大不相同,應該重新出發,謙卑面對市場,回歸房地產應有本質,舊方法之外,如何找到新生機,是盤整過程中,參與其中者更該面對的現實。
熱門文章
-
窩牛網特約作家Joanna/買屋賣屋都要知道報導 擁有一間房是很多人的夢想,看了好久的房子,下了斡旋金、訂金之後,最重要的就是交屋、搬家囉! 付了錢,當然就是要拿到房子!但是你知道嗎?魔鬼藏在細節裡,點交時許許多多的流程與注意事項都要注意,否則辛苦好久以為終於要實現...
-
2015年10月05日 工商時報 記者蔡惠芳/台北報導 房地產景氣歹歹,相對的大型建商品牌磁吸力成為票房保證!潤泰創新最近拿下台北市自家住宅大樓「雙子星」等改建案和多筆合建案;國泰建設日前拿下台北市北投合建大案,3小時就搞定;冠德建設最近更是大有斬獲,拿下大洋塑膠、常新欣業位於新...
-
經濟日報 記者彭慧明/台北報導 帝寶貴婦陸勝文。報系資料照 「帝寶貴婦」陸勝文能大買精品,歸功於她的有錢丈夫、光通訊元件產業名人曹小帆。 曹小帆最為人知的,是他研發出當前光通訊產業重要的DWDM(高密度波長多工器)技術。1998年他創立Avanex公司,2000...

沒有留言 :
張貼留言
歡迎留下你的看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