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北市府拍板調降明年「單一且自住」房屋稅率,學者認為紅利太少,正本清源應該拉高非自住房屋的稅率,才符合賦稅公平。 報系資料照片
北市府拍板調降明年「單一且自住」房屋稅率,稅基折減16%,房屋稅率減0.2%。對此,學者認為給單一自住者的紅利太少,正本清源應該拉高非自住房屋的稅率,才符合賦稅公平。
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表示,單一且自住房屋稅率從1.2%降至1%,對民眾荷包影響很小,像一般公寓頂多少幾十元、幾百元而已,感受不強烈。
張金鶚認為,若希望減少囤屋,應該要拉大自住、非自住者的房屋稅率,現行的非自住稅率太低,應該再拉高,回歸使用者付費,健全稅賦制度。
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說,降稅有助於鼓勵多屋族釋出房屋,避免囤屋,但北市這次降稅幅度有限,對不動產市場來說,「價格」決定一切,原本房屋稅要繳5千元,減稅後也才少幾百塊,根本無感,如何期待多屋族釋房?
徐佳馨建議,政策上路半年、一年後,應做效果評估,看看自住戶數是否增加?增加的是哪種總價的房屋類型,若未達到政策目標,就該換另一種方法。
台北市議員王鴻薇認為,降稅是比較討好選民的方案,尤其明年正逢市長選舉,北市府的政策看來像是「聖誕老公公」。她也提醒財政局,應注意賦稅公平性,應該用家戶為單位計算擁房數。
北市議員何志偉則認為,這等於是用稅制牽制市場持有房屋的成本,本來就是應該做的事情,更何況北市府先把房屋稅拉高,讓民眾叫苦連天,如今調降,是彌補當時犯的錯,剛好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