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合新聞網 富比士地產王
殺價取量無疑是今年房市主調!房仲業者觀察實價登錄資料發現,即便是北台灣賣壓最沈重的重劃區,在交屋潮與建商大幅讓利下,今年前4月的移轉量與買氣均有明顯增加,其中,青埔是北台灣3大重劃區移轉量年增最多,但價格跌幅也最大的區域,顯示降價已實際激化出買氣。
全國不動產觀察3個北台灣量體相對大的重劃區,包括青埔、淡海與新莊副都心(含頭前重劃區)今年前4月交易狀況,相較於去年同期,以青埔高鐵特區交易量增89%最多,其次是淡海新市鎮,量增37%,新莊2大重劃區的交易量則年增17%。
價格方面,交易量年增最多的青埔,同時也是價格跌幅最明顯的區域,單價從去年同期的每坪26.8萬元,下修至今年的每坪22.7萬元,跌幅高達15%,新莊則是價格從每坪45.7萬元降至40萬元,降幅也有12%,3大重劃區僅淡海新市鎮房價上漲,均價從每坪18.4萬元漲到19.9萬元,漲幅達1成。
全國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張瀞勻表示,過去青埔特區建商「看多不看空」,當地房價在2014年達到高點,一度曾喊破4字頭,但之後隨整體房市大盤而下,歷經這2年多來的市場寒風洗禮,今年行情持續下探至每坪22.7萬元,雖然累積跌幅不小,不代表未來房價不會再跌,但仍陸續吸引剛性買方進場。
屋比趨勢研究中心總監陳傑鳴則指出,根據實價資料顯示,今年1、2月高鐵特區有幾個一次成交40戶左右的個案,然而,去年並無此情形,估計為建商交屋潮所致,目前成交行情多數為2字頭,3字頭是少數。
至於副都心,陳傑鳴表示,當地以大坪數產品居多,自從房市反轉以來,買氣一直都很冷清,不少「認清事實」的屋主願意降價求售,加上建商為去化餘屋也降價,稍微吸引買氣,造成今年交易量成長。
不過,陳傑鳴指出,隨著這些量增、價修的交易案陸續實價揭露之後,目前當地買方所認同的價格已大致底定,屋主也會參考實價,未來價格應該不至於繼續大幅下探,而會呈現平穩,然後隨著量增之後開始微幅上漲,但還是會比歷史高點低,因為還是會有部分認賠殺出的狀況。
至於淡海新市鎮房價不跌反升,張瀞勻表示,主要是淡海生活已漸趨成熟,不但有政府機關與商場進駐,就連區內的新勢國小也成為額滿國小。
全國不動產淡水新市鎮加盟店店長練明進則指出,淡海新市鎮去年受到整體房市景氣拖累,房價跳水至1字頭,降價已達買方滿足點,除了剛性需求陸續進場以外,代表商圈景氣的店面買賣詢問度也提升不少,尤其是家樂福商圈內的新市一路到二路社區指名度高,價格已止跌回升,但重劃區邊陲地段跌勢未見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