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兩年來,房地產市場「讓利」成風,建商讓利換成交已是普遍共識。而從讓利幅度與買方接手強弱程度來觀察,似乎可以大略評估這一波房價修正的滿足點,谷底已經呼之欲出了。
根據《住展雜誌》市調統計顯示,近一年多來北台灣新建案市況呈現「讓利一二三,好壞免命盤」;意思是買方大多只買降價案,只要降價賣就能賣得好,如果違背市場趨勢,搞一堆玄而上的花招都沒用。
所謂「讓利一二三」,是指新建案若與高峰時房價相比降價一成,房子雖可以賣、但銷售速度緩慢;若降價二成,銷售速度會稍快一些,但未到熱銷地步;若降價三成,短時間內就會被掃光,這類建案大部分在公開一個月內清空,甚至有的還會上演「公開就完銷」戲碼。
當然,實際情況還會依個案不同有所差別。例如,三、四房的房型讓利幅度要更大,而一、二房房型只要讓約二成就能熱銷;又或者地段較好、建商品牌較強的建案,可能比別人少讓一成就能熱銷。
從讓利幅度與銷售速度來分析,一旦真有價格降幅接近三成的建案出現,市場接手力道就相當強;由於接手力道太強了,意味著房價要跌滿三成並不容易,預估新建案平均價格修正約百分之廿五到卅之間,就會落至谷底。
這一波房價從二○一四年下半年反轉以來,花了二年半時間跌了約百分之十,若將送裝潢、車位等各類找補方案加計進去,實際修正幅度大約在百分之十五左右,代表未來還要再降百分之十到十五才能達到滿足點。
至於房價有無可能跌超過三成?我個人認為機率極低,一旦房價跌逾二成以上,先前數年內買房民眾的自備款等同歸零,銀行會坐如針氈,政府勢必出手救市,房價崩盤的機率微乎其微,民眾若看到價格降至滿足點的物件,就能先行購入等待房市打底與反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