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衣惠霞許多主管甘為「孝子」、「孝女」,買房都為孩子。先擎、天擎公關總經理衣惠霞也不例外。她買房子是為了孩子的學區和地段,但也因此在房地產起落狀況下,仍能保值抗跌,「地點、地點、地點」是她不管買房自用或投資的必備心法。
衣惠霞說,第一次買房實戰經驗,讓她迅速學會很多買房「眉角」。27、28歲時她剛和先生從美國讀書回來工作,因為很想住在娘家附近,又想要置產,所以雖然先生覺得不急於買房,她還是很快地在桃園買了第一間房子,每天和先生開車來回台北上班。
衣惠霞說,後來這棟房子賠本賣出,主要就是為了想讓孩子在台北找全美語幼稚園,加上夫妻每天台北、桃園來回開車「實在太辛苦」,因此打定主意要在台北置產,方便孩子受教育和夫妻上班。
她也說,買房千萬不要選太大的社區,因為鄰居出入很複雜。她搬出去後,聽說社區發生自殺命案,非常驚嚇,更確定搬走是正確的決定。
決定在台北置產後,她到處看房子,與先生討論,找了大安區、信義區、信義計畫區、文山區等地,但還是以「地點」為依歸。她說,曾在文山區看到樓中樓,採光好、視野漂亮,非常心動,但想到文山區到市中心的距離就打了退堂鼓;而大安區雖然學區好,但房子實在很舊;最後就選了信義計畫區。
她在信義區置產時,正是2003年SARS風暴剛過,信義計畫區還在逐步開發的階段,她考量交通、學區,以每坪32萬元買下現在的房子,不是豪宅而是十二、三年的大廈社區,「大家都說貴」,但先生大力支持這項決定。「附近有台北101,地點絕對不會差」,因為離孩子唸書的學校近,加上夫妻開車來回桃園、台北多年,她有「補償心理」覺得一定要住市區,所以不覺得貴、決定買下。
現在她可以每天送孩子上學後回家喝杯咖啡、吃早飯,再去上班,現在大家大讚她眼光好、選擇佳,她則笑說「地點還是第一選擇」。
衣惠霞說,希望孩子將來出國進修,以好學歷具備競爭力,因此積極存兒女讀書本錢。以「地點至上」為原則,她也在信義區投資房地產,買進30坪、實住約20坪的大廈,轉租給外派主管,以租金保值。因為慎選地點,租金相當理想,即使最近不動產市場感覺「冷」,但她查了附近房價,發現也沒有下跌多少,可見得地點好,抗跌能力相對強。
